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贵妇失踪记 详解「贵妇失踪记 详解」

希区柯克拍摄于1938年的电影《贵妇失踪记》改编自英国小说家埃塞尔·莉娜·怀特的推理小说《车轮旋转》(1936年)。

《贵妇失踪案》的背景发生在二战前,战争阴云密布,战争各方之间的谍报战激烈异常。波谲云诡之下,普通人却依然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女主凯莉(英国演员玛格丽特·洛克伍德饰演)是位移民富家女,她怀着着忐忑的心情去伦敦嫁给自己不爱的金龟婿。

男主康德(英国演员迈克尔·雷德格瑞夫饰演)是一名摄影记者,他一心要写一本关于异族舞蹈的书;

一对英国同性恋情侣只关注一场在伦敦举办的板球赛;

一对法国婚外情男女旅途中时刻担心自己的丑闻被泄露;

甚至英国女间谍佛洛伊也不像正常的间谍,她更像一位热情絮叨的大妈,热衷于音乐和闲话家常;

参与协助德国人绑架英国间谍的意大利魔术师关心的也不是什么同盟国利益,而是获得足够的金钱;

只有大反派,一个假扮德国医生的德国间谍一心一意搞事业,为他的国家努力地搜集军事机密。

《贵妇失踪案》的标签是悬疑、喜剧、爱情,但电影的风格又不仅如此。电影风格十分复杂,悬疑、推理、讽刺、谍战、枪战杂糅在一起。总体而言,诸多风格之下,悬疑与爱情更像是电影的主基调。

电影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旅馆戏和火车戏。虽然密室推理是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电影的节奏并没有推理悬疑片本该有的紧张刺激,它和希区柯克很多电影的风格一样,前期的铺垫很长。本片雪崩后的旅馆戏就占据了电影时长的三分之一。

希胖惯用的“麦格芬手法”和“错误的人”在电影中都有呈现,但两种手法并没有贯穿电影始终,只在火车戏中它们才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电影中的“麦格芬”是隐藏在曲谱中的两个欧洲国家的军事机密。“错误的人”就是本片的男女主角。在旅馆戏份中,这两种手法都没有明确地表现出来。甚至连老妇人佛洛伊的间谍身份也只有结合电影后半段的戏才能知晓。

酷爱音乐的佛洛伊在窗外听一位吉他手的唱歌,她用心记着曲谱,这段的深意只有在后段的戏中才能了然。说实话,佛洛伊一点也不像间谍。接头人在阴影中被一双手暗杀的情节,除了让人感到惊悚,也很难让人怀疑他们的身份。

旅馆戏份中,电影中的主要人物,除了反派外都悉数登场。如果仅就密室推理片而言,旅馆戏完全可以剔除。也许是因为希氏电影的习惯,它喜欢在正片之前将电影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娓娓道来。这段戏单独拎出来,也算精彩,可惜总体而言还是影响了整部电影的节奏,它让电影紧张刺激的氛围大打折扣。如果只当电影是一部充满喜剧色彩的爱情片,这段旅馆戏也就没有那么突兀了,毕竟这段戏是欢喜冤家相遇的戏剧场所。

旅馆戏有很多喜剧桥段,但是讽刺意味更浓烈些。贫富巨大的差别在灾难来临后尽数显现:贫穷者,连落脚的房间都无法得到;稍微有点钱的中产者好不容易得到和旅馆员工共用的一间房,却无法得到一口吃的;而富有者不但居住最好的房间,得到最好的服务,还能花钱撵走自己不喜欢的旅客,让他无处可去。

欢喜冤家,女主和男主的爱情戏也在吵闹声中登场了。

不过男主康德的表现,在弹幕中被观众吐槽惨了!按现代人的观点:英俊幽默的男主简直是一枚渣男。

他让人在木地板上跳舞的行为严重地影响到了楼下的旅客,被人指责后不反思却倒打一耙,这种扰民行为的确修养欠佳!

但是康德硬闯女主房间的行为被吐槽是渣男行径就有一些冤枉他了。他扰民的行为固然可恶,但女主凯莉仗钱欺人和他的无礼行为也是半斤八两。别忘了,康德也是花钱住宿,这家旅馆是雪崩后唯一的旅馆。他被凯莉花钱撵走后,就没地方住了。他的行为虽然无赖,却也是最有效地维护自己利益的行为。原本气势汹汹的凯莉不是立刻服软了吗?康德达成目的,不也立刻离开了吗?在利益与生命受到威胁面前,就别矫情地单方面谈什么绅士风度了!

火车戏(据说是在一处舞台上完成的。这就很牛了!),寻找被绑架的老妇人,这场火车推理戏,虽然有BUG,但依然十分精彩。如果不是确定老妇人当时上了火车,我都认可反派医生咬定凯莉见到的佛洛伊是她头部受伤后的幻觉。

这场密室推理戏虽然好看,但是电影的重点却放在了展现人性的丑恶上。

原本老妇人失踪,只要确定她是在火车上失踪,就可以停车调查。原本简单的事,却因为目击者们的自私,生生被德国医生反转成凯莉的幻觉。

那对同性恋情侣为了赶上板球赛,不愿火车因为找人停驶而耽搁时间,就枉顾老妇人的安危,撒谎说未见到人;

婚外情男女,男子因为怕丑闻暴露同样撒谎说未见到人。更讽刺的是那位女子,一开始她因男子不愿离婚,希望丑闻曝光后达成自己的愿望,就说见过老妇人。她在得知丑闻曝光后,男子还是不愿离婚,自己反而处境更加不利后,又改口了……

如果不是凯莉的坚持,佛洛伊就要丧命于纳粹手中了,而那份隐藏在曲谱中的军事机密也会落入德国人的手中。

电影最后的火车枪战戏则像一场闹剧。电影的讽刺意味更加深厚了。

婚外情男子枪战一开始就举白旗投降,其后反被最先射杀,像极了二战刚开始就投降德国人的老法国了;

看板球比赛的情侣,那位年纪大点的男子,一开始也打算投降,却被一枪打中手背,灰溜溜地转回车厢,年轻点男人见状后立刻投入了战斗,像不像二战前采取绥靖政策的英国,在被纳粹打击后不得不参战的英国?

都说那个东欧军官在电影中没有交待他的结局是一个BUG,其实女主凯莉一句:“枪里只有一颗子弹”,结局就已有了——开完一枪后,他最多杀一人,而火车上还有那么多人呢。他自然见风使舵投降了。东欧军官只是帮凶,在强势的人面前,随时决定自己的立场,不需要效忠。

结局依然讽刺。一心看板球赛的俩人终于到达伦敦,板球赛却因为时局影响,停赛了!

佛洛伊舍身掩护火车上的人,她把情报用一段曲子的形式交给了男主康德,结果——康德最后竟然给忘了,身为音乐爱好者的男主他竟然给忘了……好在电影以喜剧结局了,否则更是讽刺了。

终于明白这部杂糅许多风格的电影,表面上是充满喜剧色彩的推理爱情片,实则是一部讽刺电影。

(文/秦时啸歌于2021年7月22日15时30分完稿)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