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传统作家看不上网络作家。我认为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最大的区别只是发表平台不同,作品良莠不齐的问题在两个领域同样存在。现在网络文学占据了文学消费市场大半江山,我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阅读传统文学长大的,我本人也是学古典文学出身,这些经典作品的滋养让我能够更好地把脉网络文学。
今天就跟大家说一说我最近在读或者重读的严肃文学作品。
1、《三言二拍》
作为一部伟大的市井小说,《三言二拍》通过记录加工历史演义、民间传奇,市井百态,全方位的展现了明末新兴商业城市的面貌。书中大胆的爱情故事,臆造的历史传奇,在为读者提供消遣趣味的同时,也暗藏了一个人性与欲望潜流的世界,例如《卖油郎独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遗憾的是,该书由于内容过于世俗化,时至今日仍被贴着“荒淫”的标签。可话说回来,这就是生活嘛。平凡的,狗血的,传奇的,不幸的,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常态啊。所以说,读懂了《三言二拍》,你也就明白了世事人情。话说回来,其实“卖油郎独占花魁”不也可以说是屌丝意淫的杰克苏吗?
2、《在细雨中呼喊》
《在细雨中呼喊》描述了一位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作者以凌厉而又充满黑色幽默的笔调,探讨了死亡、孤独、性萌动等话题,荒诞到让你发笑,却又真实到让你发抖。
阅读这本书时的最大感受是少年面对世界的忐忑不安,以及对成人世界的小心窥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成长过程,而这也是我偏爱余华这部并不是很有名的小说的原因之一。最近阅读到的此类小说是新晋作家玖月晞的《少年的你,如此美丽》,虽然是不同小说类别,但给人的感触却出奇一致。
3、《有人喜欢冷冰冰》
煤气公司的小职员酷爱写诗,这一爱好却让他掉入了旅行推销员的小圈套;一个喜欢开快车故意违反交通规则的女孩葬身车祸,原本宽容风趣的交警从此变得铁面无情;电影公司老板有座豪华的大房子,息影多年的女主人在客人面前说那是他们的“爱巢”,酒醉后又说那真的是个“烂摊子”……美国作家林·拉德纳的23篇短篇小说集。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独特的风格,精巧的构思,出乎意料的情节,幽默风趣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段侧面逼真的美国生活,以及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普通人物。
这部小说集可以说是讽刺小说典范之作。而作者林·拉德纳可以说是天才的讽刺小说家。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曾犹豫要不要将它放进去,因为这部小说的阅读体验并不是太好,它不是让我哭笑不得,就是让我长吁短叹,因为它讽刺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4、《山河入梦》
在《山河入梦》中,格非看似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其实是探讨了时代剧变下的小人物如何顺应潮流又不至迷失自我的重大命题。故事起于主角要建设“乌托邦”理想社会,承于主角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转于理想破灭,结束于爱情失败。
作者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以充实的细节、饱满的笔墨和沉静深入的思索,勾勒出了二十世纪中期,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现实图景。虽是书写过去,实则关照现实。
5、《自由》
《自由》讲述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所经历的梦想与失败。弗兰岑以悲喜交织的手法,事无巨细地刻画了拥有太多自由带给人的诱惑与负担。无论是满怀情感纠结的家庭主妇、坚持当好人的丈夫,还是精神飘荡不定的摇滚歌手,以及叛逆、迷茫的青春期孩子,一个个鲜活而又贴近我们的人物跃然纸上。作者弗兰岑“记录”各个人物在一个肤浅的娱乐世界如何挣扎着去学习生存、找寻意义,体察人类滔天的欲望和无边的痛苦,描绘出一幅格局磅礴的时代画像。
厚达600余页的《自由》竟然是我最近阅读速度最快的一本。书中的每个人物都像现实中的我们一样有着性格缺陷,有些无穷的欲望,有着情感的羁绊。我们生活在一个比较自由的时代,但我们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我们的自由,不知道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许这就是我们,也是古往今来,整个人类痛苦的根源。正如作者所说:“自由带给我们的,原来是幸福之外的一切……”
6、《被声音打扰的时光》
《被声音打扰的时光》通过讲述几对男女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一个城市的面貌,以几个切面表现了这个城市中成百上千万人的生活状态。
文坛一直有一个争论,中国有没有真正的城市文学,以前有没有我不知道,但读了《被声音打扰的时光》后我觉得中国是有城市文学的。作家晓航以光怪陆离的故事,形形色色的人物,匪夷所思的想象勾勒出了一幅城市画像。
7、《漫长的告别》
《漫长的告别》私人侦探马洛偶然遇到被人扔在停车场的陌生醉鬼,将其带回了家。醉鬼并不老,但满头白发,半边脸上有刀疤,整过容,尽管落魄之至,仍表现得很有教养。某天一早,酒鬼告诉马洛自己杀了妻子——一个百万富翁的荡妇女儿,还请马洛帮帮自己,从而把马洛拖进了一场匪夷所思的漫长告别之中……
虽说最初出版时这是一本侦探小说,但随着时间的淘洗,《漫长的告别》已经成为连村上春树都推崇不已的文学作品。村上不仅将它翻译成日文出版,还写了一篇长达两万余字的文章推介。“为什么我会一遍又一遍反复阅读《漫长的告别》这部小说呢?或许反过来能说得更清楚些。为什么我反复阅读了这么多次,还是读不腻这部小说呢?”村上如是说,我也如此想。
8、《革命之路》
革命路上的好青年夫妇弗兰克和爱波•惠勒不甘于平淡无奇的生活,努力想要把人生过得丰富精彩,实现自己埋藏越久越蠢蠢欲动的理想。最后理想破灭,妻子不幸殒命,丈夫接受平淡人生。正如耶茨自己所述:“我笔下的人物都在自己已知与未知的局限内,风风火火地想要做到最好,做那些忍不住要做的事,可最终都无可避免地失败,因为他们忍不住要做回自己原本的样子。”
最早是看了《革命之路》这部电影,有人因为主演的原因戏称它是《泰坦尼克号》续集,但它的故事却是平地起惊雷的那种让人难过。对生命、自由、爱情之真谛的痛苦拷问让我觉得应该看看原著。看完之后觉得电影拍得很好,但文字还是有影像不可取代的魅力。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字都直刺人心。人生难免失望,甚至偶尔绝望,但它还在继续,因为我们依然热爱生活。
9、《刀锋》
一战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军队结识了一个爱尔兰人。此人是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不明白世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由此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最终在印度,他从东方的《奥义书》踏上了心灵自我完善之路。
“剃刀锋利,越之不易。”这是刀锋破题之词,也是主题的隐喻,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这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生命,关于如何找到自我”的书,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主题之一。无论你是拉里那样的理想主义,是伊莎贝尔那样的现实主义,还是艾略特那样的功利主义,最重要的是越过这把锋利的刀刃。
10、《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人选。手术成功后,查理的智商从68跃升为185,然而那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
这是最近一个女性朋友推荐我看的科幻小说。本着娱乐自己的态度去读这本书的我受到了一万点的伤害。头脑简单却无比幸福的查理通过实验成为天才,但他的生活却因此变得痛苦不堪。因为他发现真实社会丑恶不堪,人性并非诚挚善良,知道真相的他陷入了两难境地:到底是无知但自我感觉幸福好,还是聪明但无比痛苦好?作者用科幻的外壳探讨了这个问题,最终给了查理一个合理又让读者难以接受的结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