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莫泊桑《项链》书评「莫泊桑的代表作项链」

最近读到毕飞宇对于莫泊桑的《项链》的解读,颠覆原来的理解,耳目一新,颇受启发。

《项链》大部分读者都有过阅读经验,知道故事的大概,故事讲述了小公务员罗瓦赛尔的妻子马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以此炫耀自己的美丽。不幸的是,项链在回家途中不小心整没了。她只好借钱买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还债,她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十年。最后可笑的是,丢失的项链原是一串假钻石项链(原文这里就不再赘述)。这样一个故事,我们更多的是想到因果报应,上天用十年的时间对这个爱慕虚荣的女人施加惩罚,是罪有应得。这是我们基本上会想到的。好,接下来再看一个故事。

2005年,在北京,教育部秘书王宝强的太太张小芳因为虚荣,她向富婆秦小玉借了一条钻石项链参加部长家的派对去了。派对结束后,项链丢失了。为了赔偿,王宝强和他的太太四处打工。10年后,也就是2014年,这对夫妇终于还清了债务,他们在国庆长假的九寨沟遇上了富婆秦小玉。秦小玉没能把苍老不堪的张小芳认出来,然而,张小芳十分自豪地把真相告诉了秦小玉。秦小玉大吃一惊,反过来告诉了张小芳另一个真相:“那串项链是假的。”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就是把《项链》的故事照搬了一下,大致故事脉络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是背景和人物变成了北京,但是这样的故事读完之后,你会有什么想法?很假对吗?虽说改变的不多,但是读下来之后感觉是漏洞百出,而且有点幼稚,有点荒唐,可以举出很多荒唐的例子。毕飞宇在此举出了十个漏洞,我拿出来两个明显的给大家看。

一,作为教育部公务员王宝强的太太,张小芳要参加部长家的派对,即使家里头没有钻石项链,张小芳也不可能去借。王宝强和她的太太都做不出那样的事情来;

二,一个已婚的中国女人再幼稚、再虚荣、再不懂事,在丈夫的顶头上司家里,她不会抢部长太太的风头,她一定会“低调”。当然了,部长夫人的风头她想抢也抢不走,无论她的脖子上挂着什么。——除非张小芳把长城买下来,再挂到她的脖子上去。

三,就算他们买了一条钻石项链去还给人家,一条钻石项链真的需要教育部的秘书辛苦十年么?对了,还要搭上他的太太。

四,好吧,辛苦了十年。可张小芳为什么要去洗十年的脏衣服呢?她那么漂亮、年轻。这年头哪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会洗十年的脏衣服?张小芳挣钱的方式有许多,唯一不可信的方式就是做苦力。

上面四点,我们很多人都会同意,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个故事一比较,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转换了一下,一个精致的短篇小说怎么出现这么多漏洞?如果仅仅是批判虚荣的话,应该不会出现这么大的问题,那个支撑《项链》这个故事走下来的背景真的这么重要吗?这个背景暗含了什么重要意义呢?这篇小说真的是我们所理解的那么简单吗?答案当然不是这么简单。

一个那么虚荣的人用十年的时间还债,不管她多大的缺点,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契约精神,“借东西要还”已不是高高在上的社会意识形态,而是一种落实到社会群体中的一条行为准则。如果离开了这条准则,故事就不会成立,这是关键的一点。所以毕飞宇说:“《项链》不是“文明”的悲剧,而是“文明的”悲剧。”

我们再想想,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中产阶级,他们用十年的时间来偿还这个钻石项链的钱,可不可以说一条钻石项链可以维持中产阶级十年的生活?这个生活看起来多么的正常,多么美好!那么莫泊桑批评的还是资产阶级的腐败吗?可能是的,但理解为对人性那种奢侈的原罪的批评是不是更恰当?

另一点,当结尾玛蒂尔德知道那条项链是假的的时候,她吃惊了,读者吃惊了,这就是莫泊桑要的结果,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何“假”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因为周围“真”的成分大,只有当“假”是少数部分的时候,才能凸显其威力,如果周围都是假,那么“假”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这样的解说是不是让你们耳目一新,这样的解读可能只有身经百战的作家才能做的出来,教授可能做不到。也推荐喜欢小说的朋友去读下毕飞宇的《小说课》,起码可以涨涨见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