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一曲谱写白流苏苍凉人生的哀歌
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谈到:"我喜欢悲壮,但我更喜欢苍凉。""悲壮"运用了极端的色彩,给人以一种强烈的对照,而"苍凉"则是用平和的色彩、参差对照的手法对平凡人生的无限呈现,因此有更深长的回味。张爱玲热衷于写不彻底的人,一个个苍凉故事弹奏着人情冷暖的乐章,从而来揭示小人物苍凉荒谬的一生。同样的,白流苏也是一个不彻底的人,在不彻底的社会背景下,她的一生都在家庭和婚姻中挣扎。苍凉,是她人生中的主乐章,伴着胡琴咿咿呀呀的声音,说不完的苍凉故事便在此说起。
1、 金钱桎梏的家庭关系夜晚门铃的响起、徐太太的报信,展开了白公馆一家人生活状态的描写。白流苏已经离婚七八年,是否回去替丈夫"戴孝主丧",成为她与白公馆其他人对立的导火线。然而这一个家庭的对立,并非只源于这一件事,而是在金钱的牢笼里存在着的亲情冷漠。
在一个传统的家庭里,一个女人声张自己权利的分量本来就很低,更何况是一个离了婚且处在病态的家庭中的女人。白老太太年纪太大,四嫂天生要强,却因四爷却"不争气,狂嫖滥赌",玩出一身病,也亏空了公账上的钱而不能当家,三嫂当家却精神不济。一个家庭中,没有一个拥有话事权的人,当其中一个人做出有悖于传统且伤及其他人利益的事情时,那么他们则人云亦云,站在统一战线上来声讨。白流苏倘若这时回去守孝,白公馆多多少少也能因此获得一些利益,而她不愿意随波逐流,只能沦落到明里暗里被唾弃的地步。
在这个白公馆中,为了金钱的利益,还存在着互相倾轧的现象。徐太太替宝络做媒的对象是一个"香饽饽",四奶奶便想趁机帮自己的女儿取代宝络。宝络相亲,全家上下如火如荼,而流苏再嫁,却成为白公馆的笑料,冷冷清清。宝络的相亲会上,流苏原想着给他们一点颜色看,不料抢尽了风头,再次成为全家人的眼中钉。徐太太笼络白流苏,让流苏陪她去香港时,白公馆的人也对她产生了新的兴趣,"只怕她当真嫁到香港的阔人,衣锦荣归。"而当白流苏从香港回上海,白家人却把她当做淫妇,存心要丢败家的脸,也造成白流苏与这个家庭的决裂。
为了金钱而丧失亲情人伦,在张爱玲的小说里很常见。《沉香屑·第一炉香》中梁太太为了金钱与哥哥葛豫琨决裂,嫁给了一个香港阔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哥哥为了金钱而把七巧嫁给患有骨痨的姜二爷。而曹七巧为了金钱,扼杀自己的情欲,也葬送了儿女的幸福,并为自己套上了黄金的枷。这个单调且无聊的白公馆里的人,更是愿意为了金钱而不惜牺牲白流苏个人的幸福。白流苏没有自己的地位,只能求助于白老太太,然而她现在所想乞求的母亲与她真正的母亲已经是不同的两个人。在这个在家庭里,她已经没有一席之位,也已经住不下去了,她是个"六亲无靠"的人,只能拿自己往后的前途来做一场赌注。
2、 各为其利的男女牵绊当徐太太愿意出资让白流苏陪她去香港时,流苏便想到多半是由于范柳原的缘故。白公馆,她已待不下去,对于范柳原说的话,她一句也不相信,无依无靠的她只能当心,于是"她决定用自己的前途来下论",希望可以"得到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净她胸中这一口恶气。"
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与怪癖的性格,范柳原把女人看成脚底下的泥,但骨子里的传统使他更倾向于追求像白流苏这样具有东方韵味的人。白流苏是聪明的,她明白范柳原与她调情,不过是寻找快乐,他愿意保持着自己的自由,而不愿意背负家庭的责任。范柳原对她说的话,她不能相信,倘若相信了,她便中了计。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白流苏也不得不与范柳原纠缠。初到香港,白流苏看见范柳原,便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范柳原安排好了。范柳原带着白流苏出去吃饭、散步,说漂亮的情话给她听,两人的交往充满了试探、挑逗和拖延。
白流苏想要和范柳原结婚,以此来稳定自己未来的生活,而范柳原却仅仅想"与子相悦",也并未想过要认真对白流苏负起责任来。两人各自为自己的打算费尽心思,香港的沦陷,最终成全了他们。张爱玲在《烬余录》中说道:"房子可以毁掉,钱转眼可以成废纸,人可以死,自己更是朝不保暮。像唐诗上的"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可是那到底不像这里的无牵无挂的虚空与绝望。人们受不了这个,急于攀住一点踏实的东西,因而结婚了。"各怀心思的他们却在炮火轰起的那一刹那,互相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那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两人的结合掺杂太多自私的念头,体现着人性的自私和冷漠。和谐也并不代表两个人就会过得幸福,白流苏达到自己的目的,将来有了可依靠的人,但这依靠一定会可靠吗?而范柳原放弃自己的初心,选择娶白流苏为妻,身为一个玩世不恭的洋场浪子,一向尊崇自己由自且高贵的地位,只想白流苏理解他,屈从于他并做他的情妇,这种夫妻的同等关系将打破他原本的想法,两人的关系也从原来的调情变得更加正式,于是范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白流苏虽庆幸,但也怅惘了。
3、 社会现实的人性哀歌张爱玲小说的题材与自己的生活背景息息相关,经历着家族的衰亡和世态炎凉,白公馆这一个传统的家庭也经历着盛衰变化,然而,这一个衰老的白公馆处在二十世纪初物欲横流且独具都市化的上海,传统与现代交织,往往使得传统家族与社会格格不入。时代与地点造就了张爱玲传奇的特征,她小说中的人物因此大多数处在传统与现代交替的苍凉世界中,在这苍凉的社会现实中孕育着白流苏苍凉的人生。
英国的炮火迫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西方文明促使上海商业化、工业化与现代化。现代化使得上海与传统逐渐分离,白公馆却像"神仙的洞府","在这里悠悠忽忽过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因为每天都是一样的单调无聊。"封闭窒息的白公馆使他们独立于繁华的时代之外,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被时代所抛弃不自知。白流苏正是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成长的传统女性。以范柳原为代表的洋场浪子的出现,使在传统家庭遭受冷嘲热讽的白流苏,最终由传统走向开放,出走香港,为自己的将来赌上一注。然而,即便出走,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她认为出去工作拉低自己的身份并思考着情妇的生活状态,即便成为了"范太太"也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巩固自己在时代大潮中的地位,只得充满悲哀与惆怅。
《倾城之恋》是一曲谱写白流苏苍凉人生的哀歌。战争成全了她的愿望,看上去"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但这个结局背后蕴藏着无限悲哀。白流苏为着自己的传统家庭和婚姻而煞费苦心。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下,白流苏不是一个地道的只会安于天命的中国传统女人,她勇于反抗,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出走和挣扎。但在一个法律可以朝令夕改,而伦理人情、三纲五常却不能改的传统家庭统治着的乱世之中,不彻底的白流苏只能屈服于命运,即便她不屈服于衰老且冷漠的白公馆,也只得屈服于范柳原的牵制之下。终其一生,白流苏谱写着一曲曲苍凉的哀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