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以传神笔墨 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每个人物都刻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汉武帝和他的时代》 姜鹏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 2020年3月出版

《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 (美)扬·斯瓦福德 著 韩应潮 译 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年1月出版

《莎士比亚的自由》 (美)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 著 唐建清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20年5月出版

《简·奥斯丁传》 (英)克莱尔·托马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5月出版

《生命是赌注》 (瑞典)本特·扬费尔德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5月出版

《卡特制造:安吉拉·卡特传》 (英)埃德蒙·戈登 著 晓风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5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谈及育子经验时说:“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确实,选择一本好的名人传记,会为自己的生活寻找到方向、动力和经验。同时,通过人物传记,会让我们通过阅读一个人去阅读一个时代,通过理解一个人去理解一个时代。今天,我们为读者推荐6本人物传记。其中有《汉武帝和他的时代》,通过汉武帝这个人和他的那个时代,认识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通过贝多芬传、莎士比亚传、简·奥斯丁传、马雅可夫斯基传、安吉拉·卡特传中刻画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了解那些伟大的音乐家、作家、诗人以及他们的作品、他们所处的时代。

历史学者姜鹏讲述立体的汉武帝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汉武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王之一,一直以来也行进在饱受争议的言语海洋中。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联袂推出《汉武帝和他的时代》,百家讲坛最年轻主讲人、历史学者姜鹏在书中为读者讲述一个立体的汉武帝。

汉武帝这个人和他的那个时代,是我们认识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的关键。从文明的角度讲,汉武帝那个时代频繁的对外活动和对外交流,使得我们的中华文明在早期阶段就不是封闭的。

姜鹏教授以《史记》《资治通鉴》《汉书》等史书中汉武帝的史料为基础,用史家的笔法,不虚美、不隐恶,还原一代雄主汉武大帝不平凡的一生。

汉武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王之一,他的执政生涯可以用“内强皇权,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辙”这十六个字来概括。他奠定了在中国实行了2000年的皇权政治的格局,拓展对外活动与对外交流,将中华文明推向世界,也为辉煌的中华文明奠定了格局。同时他北击匈奴、西通西域,开拓了中国的版图,将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单一的农耕化经济发展为多种经济并存。可以说,汉武帝时代是我们理解中国历史的一把钥匙。

献给伟大音乐家也献给伟大的心灵

《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是一个既献给伟大音乐家,也献给一颗伟大心灵的故事。

贝多芬的一生难称幸福。世人向往的爱情和圆满家庭与他无缘,病痛与磨难始终徘徊不散,健康的体魄也变成奢求,他要借助纸条才能与他人交流。但他从未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始终渴望成为一个善良、高贵,并为人类献身的人。

他历经磨难,最终成就辉煌。

扬·斯瓦福德在这本厚达870页的书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像我们一样,他被贝多芬吸引,先是被音乐,然后是被这个人本身吸引。是什么造就了《月光》,是什么造就了《悲怆》,是什么让人们看到贝多芬的名字,脑海中便响起了那些与生命有关的旋律,不论是是细腻优美的,还是振聋发聩的。这本书想要做的,就是在旋律之中还原贝多芬的真实形象。这个形象也许厌世、粗鲁、多疑,却有血有肉,令那些音乐作品更加立体,更有韵味。

看莎士比亚如何与读者讨论“美”

《莎士比亚的自由》是极具影响力的莎学家、公认最权威的莎翁全集之一的《诺顿版莎士比亚全集》主编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作品。

莎士比亚生活在一个绝对主义的世界里,王权拥有绝对权威,同样,父亲对妻儿、老人对青年、贵族对平民拥有绝对权威。但莎士比亚强烈反对这种绝对主义,并不断探索摆脱这种绝对主义的可能性。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向我们展示了莎士比亚如何揭露国王、将军和教会的阴谋诡计和自命不凡;如何探索情人间的溢美之词和看似无限的激情;更重要的是,莎士比亚作为一个自由的人文主义者,如何与观众和读者进行有关美、仇恨、权威、自主性的讨论。

全书所探讨的是作者第一章所说的四个问题:莎翁对“无特征的美”的质疑、对仇恨的探索、对权威的认识质疑与接受以及对艺术自由作家自主性的行使。全书结合莎翁的戏剧和十四行诗进行分析,算得上是一本文学研究专著。

为简·奥斯丁画幅新鲜生动且令人信服的肖像

提到简·奥斯丁这个名字,许多读者脑袋里首先跳出“乡村”加“爱情”这个组合。

简·奥斯丁一生创作了六部为世人所钟爱的小说,却没有留下日记或其他传记材料,仅有一些与家人间的通信大多也被损毁。她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不惊、平淡无奇。这种“半隐居”的生活方式为她安心写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却为想要给她立传的作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奥斯丁本人并没有留下充足的资料,甚至连她留下来的唯一一幅画像都只是她姐姐所作的素描。于是,知名传记作家克莱尔·托马林的《简·奥斯丁》一书中,采用烘云托月的方式,通过关注奥斯丁庞大的家族,甚至不怎么相干的邻人的方式,以迂回的方式不断接近真实的奥斯丁,为这位女性作家侧写出一幅新鲜生动且令人信服的肖像。

简的哥哥亨利·奥斯丁对她的一生描述是“平平无奇,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事迹”,托马林却展现了与此相反的一面:奥斯丁看似简单的人生其实波澜不断。

奥斯丁与一位年轻的爱尔兰男子有过一段多舛的爱恋,她曾频繁地前往伦敦旅行和访问,她的弟弟在拿破仑战争时期为海军服役,与她关系亲密的表姐的法国丈夫被送上了断头台……奥斯丁生活的年代发生了历史上最轰轰烈烈的事件,虽然她的小说对此丝毫没有涉及,但她的生活却渗透着时代的斑斑痕迹。

托马林打破了人们对奥斯丁“几乎没有跳出汉普郡村庄”的局限印象,这部审慎的传记,为我们勾勒了奥斯丁所生活的年代的诸多细节以及对其作品的意义。

从朋友圈入手 追述马雅可夫斯基短暂一生

马雅可夫斯基是著名的俄国诗人,出生在格鲁吉亚山区的巴格达吉村一个林务官家庭。他童年时代就喜欢文学。1906年随全家迁居莫斯科,不久即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马雅可夫斯基进入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并开始写诗,早期诗歌具有未来派的色彩。十月革命后,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进入一个新时期,写出了许多歌颂革命的作品。1924年以后,他的创作进入成熟期。1930年,因为爱情遭遇挫折,诗人开枪自杀,身后留下13卷煌煌诗文。

国内目前还没有好的马雅可夫斯基传记,尽管其作品在中国出过多卷本文集,读者对其生平却不甚了了。

在《生命是赌注》中,扬菲尔德从马雅可夫斯基的文学圈子着手,来展开对于马雅可夫斯基短暂一生的追述。其中,关于布里克夫妇与马雅可夫斯基的爱情与友谊组合是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马雅可夫斯基是头号革命诗人,奥西普是文化界领衔思想家,而莉丽则因其自由解放的爱情观而成为现代女性的象征。

本书也介绍了马雅可夫斯基身边的其他人物,他们的命运都和那个兼具英雄气概与悲剧色彩的年代密不可分。

安吉拉·卡特任性而精彩的一生

英国著名女作家安吉拉·卡特凭借《染血之室》《马戏团之夜》《焚舟纪》《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明智的孩子》等新颖无畏、独树一帜的作品,成为一代人的偶像和百年来最富盛名的英语作家之一,被萨尔曼·鲁西迪、伊恩·麦克尤恩、石黑一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大作家拥戴为一代文学教母;时至今日,她也是女性主义的象征。

《卡特制造:安吉拉·卡特传》是安吉拉·卡特首部经过授权的完整传记。

安吉拉·卡特的人生也跟她的作品一样不落俗套。从害羞、内向的童年,到胆大妄为、活跃叛逆的青年,再到快乐、自信的中年;从在窄小的出租屋里努力写作的年轻女子,到整个时代最重要、最大胆的作家之一,她充满冒险的人生旅程引发了瑰丽、炫目而诱人的一系列作品,乃至永久地改变了英国文学,为之注入新的能量。

这部迷人的传记讲述了一位伟大的女作家如何构建自我的故事,她从不困于自己的角色和身上的标签,致力于对现有生活方式和社会认知的拆解、修补、重塑。她的人生任性而精彩,她的性格复杂而多变。作者埃德蒙·戈登通过安吉拉·卡特的日记、书信、作品,以及她亲朋好友的回忆和讲述,串起了这位“神秘女巫”生命中一个个事件和点点滴滴的悲欢与渴望,不仅勾勒了她的人生旅程和写作旅程,也回答了她是如何一步一步构建自我,成为独一无二的安吉拉·卡特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