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蒂尔德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中的女主人公。
《项链》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看过的读者一定都还清晰地记得——
公共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罗瓦塞尔收到了部长乔治·朗波诺及夫人的请帖,邀请他和夫人玛蒂尔德参加一个晚会。
为了参加这个晚会,玛蒂尔德花了丈夫攒下来的一笔钱四百法郎去做了一件漂亮的衣裳。
为了参加这个晚会,玛蒂尔德去找她的朋友弗莱斯蒂埃太太借了一串非常华美的钻石项链。
在那场晚会上,玛蒂尔德大获成功。小说中这样写道:“她比所有的女士都美丽,又雅致又妩媚,满面春风,快活得几乎发狂。所有的男士都盯着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引见。部长办公室的人员全都要和她共舞一曲。部长也注意到了她。”
当玛蒂尔德和丈夫四点钟后回到家里时,却忽然大叫一声,原来她脖子上的项链不见了。
夫妻二人开始了寻找,一个星期后失去一切希望。无奈之下,他们东拼西凑东借西借凑了三万六千法郎花了买了一副和原来几乎一模一样的新项链还给了弗莱斯蒂埃太太。
从此以后,为了还债,她们开始过上了苦日子。这样的生活过了十年。十年以后,他们把债全部还清了。
十年后,玛蒂尔德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小说中写道:“现在,罗瓦塞尔太太看上去苍老了。她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女强人,又坚忍,又粗犷。”
突然有一天,在香榭丽舍大街上,玛蒂尔德和弗莱斯蒂埃太太相遇了,对方竟一点也没有认出她来。
当对方得知这一切后大为震惊,突然说:“哎呀!可怜的玛蒂尔德,我的那副是假的呀。顶多值五百法郎!……”
小说到这里就彻底结束了,没有写玛蒂尔德是什么反应,或者心理活动之类的语言,也许,她比弗莱斯蒂埃太太还要震惊百倍。
《项链》的主题是什么呢?多年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
我认为,关于小说的主题,作者已经在小说中清晰地告诉读者了,请看原文:“如果她没有丢失那副项链,今天会是怎样呢?谁知道?谁知道?生活就是这么奇怪!这么变化莫测!只须一点小事就能断送你或者拯救你!”
也就是说,这篇小说的主题主要是提示人物命运的变化无常。
多年以后,当我重读《项链》时,我突然发现,这篇小说不仅仅是表达人物命运的变化无常,她还有更为丰富宽广的主题——
在玛蒂尔德将新买的项链还给弗莱斯蒂埃太太之后,小说中写道:“罗瓦塞尔太太可算体验到了缺吃少穿的人的那种可怕的生活。好在她已断然而且勇敢地拿定了主意:这笔骇人听闻的债务必须偿还;她一定要偿还。他们辞退了女佣,搬了家,租了一间楼顶的陋室。”从这段话中,我们清楚明白地看到了玛蒂尔德的担当精神。
紧接着的一段这样写道:“她可算体验到了笨重的家务劳动和厨房里的讨厌活儿。锅碗瓢盆都得她自己洗刷,油腻的陶器和铁锅底磨坏了她玫瑰色的手指甲。脏衣服、衬衫、抹布也都得自己洗,然后晾在绳子上。她每天早上把垃圾搬到街上,再把水提到楼上,上一层楼都要停下喘一口气。她穿着和普通平民一样的衣裳,挎着篮子上水果店、杂货铺、肉店,没完没了地还价,一个苏一个苏地捍卫她那可怜的钱袋,免不了经常挨骂。”从这段话中,我们清楚明白地看到了玛蒂尔德的奋斗精神。
一个人有担当精神,让人心生敬意。
一个人有奋斗精神,让人心生敬佩。
不管怎么说,当年读这篇小说时对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讨厌,如今已经荡然无存,相反,我还对玛蒂尔德产生了崇敬之情,觉得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