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文学经典的排名,每一个读者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审美情趣的差异,对文学作品的评判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美国《纽约时报》和《读者文摘》曾组织世界五大洲百座城市的十万读者进行投票调查,精选出世界"十大名著",这可能体现出一种大众审美的倾向,而同样在美国,《时代周刊》曾邀请美国百位顶级大学的专家评选出世界"百部名著",其中前十名中仅有一部与"十大名著″相同,"十大名著"中有四部被"百部名著"排挤在外,值得注目的是,虽然"百部名著"中大多是美英作品,而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的《飘》却排在百名,这充分体现西方艺术审美与全球大众审美的差异,一般而言,最经典的作品应该具备雅俗共赏的特性,而小说这种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整个十九世纪应该是小说创作的全盛时期,现实主义是小说的主要表现形式,十九世纪初代表性的作家是简·奥斯汀,她应该是个承上启下的存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她拉开了十九世纪文学高潮的序幕;十九世纪中叶,现实主义文学达到鼎盛时期,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狄更斯和法国的巴尔扎克,他们的作品是时代的"全景图",俄国的屠格涅夫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十九世纪后半叶,最具批判锋芒的现实主义作家是英国的哈代和法国的莫泊桑,而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果戈理以及契诃夫等巨匠的涌现使俄罗斯文学似有压倒性的优势。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象征主文、未来主义、超现实、意识流、存在主义、荒诞、黑色幽默等对传统现实主义的反叛和冲击的同时,也使叙事方式呈现多样性特征,其代表性作家有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艾略特、福克纳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以及对现代主义的反叛与决裂,表现为对现代主义内容与形式的摒弃,其代表性作家有博尔赫斯、纳博科夫、马尔克斯、格拉斯等,在小说表现"探索性″与"先锋性"的同时,可读性的减弱无疑使作品与大众审美产生错位,这可能是"十大名著"与"百部名著″无法"融合″的重要因素。现基于自己有限的阅读经历,精选出二十部经典名著,供查阅和参考。
一:《战争与和平》宏大叙事的史诗呈现
小说以1812年的俄法战争为叙事背景,以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个贵族家庭的人物活动为情节线索,反映了1905一1920年间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动态,猛烈地抨击了宫廷显贵,肯定了俄国人民和青年一代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小说刻画了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莉娅、尼古拉、索尼亚、库拉金父子、库图佐夫等多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二:《包法利夫人》结构与语言堪称完美的杰作
小说通过受到良好教育的农家女爱玛为了摆脱不幸婚姻的桎梏,追求"巴黎式"爱情而导致毁灭的悲剧,尖锐抨去了法国外省贵族、地主、市侩、高利贷者的丑恶行径,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在表面繁荣掩盖下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黑暗与腐朽。小说的精妙之处在于无懈可击的叙事语言,作者善于借助环境和人物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使人物浮雕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三:《卡拉玛佐夫兄弟》人性善恶的深度呈现
小说以扑朔迷离的弑父血案,描写了父子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老卡拉玛佐夫有四个儿子:德里特里、伊凡、阿寥沙以及私生子斯麦尔加科夫,已是暮年的父亲不改贪婪好色的本性,不仅霸占妻子留给孩子的遗产,还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致父子不睦。弑父血案之后,德米特里无辜入狱,斯麦尔加科夫畏罪自杀,伊凡精神错乱,阿寥沙远走他乡,小说是社会时代的忠实记录,卡拉玛佐夫家族的悲剧也是沙皇专制社会分崩离析的暗喻。
四:《静静的顿河》悲剧史诗魅力的人性之美
小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俄罗斯人民、尤其是顿河流域哥萨克在不同历史时期丰富多彩、不断深刻变化的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各个历史转变时期尖锐、激烈的社会矛盾,是半个多世纪俄罗斯的历史见证,是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小说表现了主人公格里高力在寻找正确道路和对历史进行思考中的迷惘和苦闷、悔恨和彷徨,他在失去亲人后的刺痛肺腑的悲伤,体现出一种悲剧之痛,阿克西妮亚对格里高力的爱情具有冲破一切阻碍、可以为之赴汤蹈火的巨大力量,阿克西妮亚的爱情里,有最温柔的女性的深情,有焕发青春的魅力,有思念的愁苦,有忧伤的恐惧,有对格里高力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的力量,阿克西妮亚的爱情完全被笼罩在格里高力的悲剧命运的气氛里;而娜塔莉娅与格里高力的爱情则是另一层面的悲剧呈现。
五:《红与黑》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
小说以1815一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于连一生的追求、奋斗和悲剧命运的描写,再现了王朝复辟时期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作者善于在这些矛盾中刻画人物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将人物内心深处的复杂细微的思想活动展现出来,在这部作品中,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内心丰富的人物形象。
六:《悲惨世界》浪漫主义的典范之作
小说以一个苦役犯坎坷不平、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为主要线索,描绘了1815年拿破仑失败到七月王朝初期法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广阔画面,作者以富有人道主义的笔触,真实地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苦难遭遇和悲惨命运,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愤怒地谴责了法律的不公正,肯定了劳苦民众的高尚品质和斗争精神,小说深切同情下层人民悲惨命运的主题,主要是通过对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等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的。作品既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又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七:《米德尔马契》刻画人物心理的代表性作品
小说以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乡村米德尔马契为背景,刻画了众多人物内心世界细微的变化,并借此展现了一幅社会图景,一方面讲述了年轻的多萝西娅灾难性的婚姻与理想破灭,另一方面讲述了外来的青年医生利德盖特可悲的婚姻与事业的失败,作者运用对比、对称、平行和重复等手法,把这两条线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成功地表现了″社会挫败人″这样一个幻灭主题。
八:《荒凉山庄》批判英国司法现实的力作
这部小说是作者创作后期的重要作品,小说以独树一帜的叙事结构,描写争夺遗产的诉讼案,由于司法人员徇私舞弊,使案件拖延20年,错综复杂的情节,揭露出英国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的黑暗。
九:《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
小说描绘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通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巧妙地糅合现实与虚幻,反映出拉丁美洲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
十:《名利场》英国十九世纪初上流社会全景图
萨克雷的代表作,小说以圆熟泼辣的手笔,淋漓尽致地描绘了19世纪英国上流阶级骄奢淫逸、勾心斗角的生活图景,揭露了封建贵族腐朽堕落的本质,和追名逐利、尔虞我诈的虚伪面目。小说人物的刻画也堪称经典,蓓基·夏普的无孔不入、爱米莉·塞德立的温柔善良、威廉·铎炳对爱情的执着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十一:《安娜·卡列尼娜》爱情悲剧里程碑作品
贵族女子安娜追求浪漫爱情,却在的虚伪和冷漠面前,终落得卧轨自杀的下场,小说以安娜和列文的双线进行,百科全书式的视角描绘出当时俄国政治宗教的社会万象。出色的心理描写是小说艺术魅力的精华所在,对安娜的心理描写,侧重展示其情感与心理矛盾的多重性和复杂性,作者把她内心的爱与恨、希望与绝望、信任与猜疑、坚定与软弱等矛盾和复杂的情感与心理流变,淋漓地表现出来,而对列文的心理描摹则呈现另一种魅力,列文是个精神探索型的人物,表现为对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民问题的探索和对个人幸福、生命意义的探索等。
十二:《追忆似水年华》意识流小说的巅峰
小说刻画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上流社会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日常,作品将人物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为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描写,又有自我追求和认识的心路历程。出色的心理描写、宏大的叙事结构以及细腻的技巧风靡世界。
十三:《高老头》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法国大革命时期商人高老头,中年丧妻,把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可她们生活放荡浑金如土,亲情轻而易举被金钱至上的原则战胜。小说批判了资本主义世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十四:《傲慢与偏见》十九世纪初现实主义代表作
小说描写了乡绅班纳特五个女儿的情感经历,重点表现了二女儿伊莎贝拉因偏见对达西心生排斥,经历曲折后终成眷属的过程,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保守和闭塞的英国乡村生活和世态人情。
十五:《喧哗与骚动》现代主义代表性作品
小说采用多角度和意识流的叙述方法,讲述南方曾经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康普生一家,跌宕起伏的家族悲剧。从日常琐事中突围,成为探讨人类命运问题的深刻寓言。
十六:《忏悔录》自传性小说经典
小说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
十七:《源氏物语》史上最早的长篇巨著
小说主要通过对源氏猎艳史的描写,反映了日本平安时期的社会现象,从独特的视角鞭笞了贵族阶层的腐朽生活,对妇女的悲苦生活给予深切的同情,源氏的生活经历也是当时豪门贵族生活的缩影。作者从两性关系视角,通过众多女性个体悲惨遭际的描写,否定了制度的合理准。虽然整部作品有浓重的宿命观和虚无色彩,但作者能够把这种悲剧如此真切形象地展现出来,并把对妇女问题的严峻思考发展到如此深度,这本身使作品获得了一种超前的意义,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升华。
十八:《德伯家的苔丝》具有批判锋芒的乡村叙事
小说描绘纯真少女苔丝被迫失身后,坚持追求真爱和幸福,却最终被世俗和陕隘的贞操观念束缚,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剧命运。浓郁英国乡村气息之下的命运悲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十九:《布登勃洛克一家》十九世纪后期社会缩影
小说描写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的兴衰史,详细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旧的刻意盘剥,和新的掠夺兼并方成的激烈竞争和历史成败,小说结构严谨,语言生动精炼富于幽默感。作者通过托马斯和汉诺的形象,着重反映了时代的危机感,作品还刻画了一系列人物形象:爱好虚荣骄傲而又愚蠢的安冬妮;诚实直率但贪图享受懒惰无用的克利斯蒂安;不择手段青云直上的暴发户哈根斯特罗姆等。
二十:《萌芽》自然主义代表作
是第一部正面描写产业工人罢工事件始末的小说,它成功地再现了罢工的过程,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阵营的矛盾与对抗,提出了令人振聋发聩的社会问题。在艺术上,左拉继承了巴尔扎克细致地描绘现实生活的手法,具有扎实、浑厚、巨细无遗的特色。小说情节发展井然有序,节奏沉稳有力,气势雄伟遒劲,像一幅巨大的壁画,具有史诗特色。
附录一:《纽约时报》《读者文摘》评选出的世界 十大名著
1:《战争与和平》(俄:列夫·托尔斯泰)
2:《巴黎圣母院》(法:维克多·雨果)
3:《童年》(苏:高尔基)
4:《呼啸山庄》(英:艾米莉·勃朗特)
5:《大卫·科波菲尔》(英:狄更斯)
6:《红与黑》(法:司汤达)
7:《悲惨世界》(法:维克多·雨果)
8:《安娜·卡列尼娜》(俄:列夫·托尔斯泰)
9:《约翰·克里斯朵夫》(法:罗曼·罗兰)
10:《飘》(美:玛格丽特·米切尔)
附录二:《时代周刊》评选出的世界名著百强
1:《堂吉诃德》(西班牙:米格尔·德·塞万提斯)
2:《战争与和平》(俄:列夫·托尔斯泰)
3:《尤利西斯》(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4:《追忆似水年华》(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5:《卡拉马佐夫兄弟》(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6:《白鲸》(美:赫尔曼·麦尔维尔)
7:《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
8:《米德尔马契》(英:乔治·艾略特)
9:《魔山》(德:托马斯·曼)
10:《源氏物语》(日:紫式部)
11:《爱玛》(英:简·奥斯汀)
12:《荒凉山庄》(英:查尔斯·狄更斯)
13:《安娜·卡列尼娜》(俄:列夫·托尔斯泰)
14:《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美:马克·吐温)
15:《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英:亨利·菲尔丁)
16:《远大前程》(英:查尔斯·狄更斯)
17:《押沙龙,押沙龙!》(美:威廉·福克纳)
18:《专使》(英:亨利·詹姆斯)
19:《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20:《了不起的盖茨比》(美:菲茨杰拉德)
21:《到灯塔去》(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22:《罪与罚》(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23:《喧哗与骚动》(美:威廉·福克纳)
24:《名利场》(英:威廉·萨克雷)
25:《看不见的人》(美:拉尔夫·艾里森)
26:《芬尼根守灵》(爱尔兰:乔伊斯)
27:《没有个性的人》(奥地利:罗伯特·穆齐尔)
28:《万有吸力之虹》(美:托马斯·品钦)
29:《一位女士的画像》(美:亨利·詹姆斯)
30:《恋爱中的女人》(英:戴·赫·劳伦斯)
31:《红与黑》(法:司汤达)
32:《项狄传》(英:劳伦斯·斯特恩)
33:《死魂灵》(俄:果戈理)
34:《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
35:《布登勃洛克一家》(德:托马斯·曼)
36:《高老头》(法:巴尔扎克)
37:《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爱尔兰:乔伊斯)
38:《呼啸山庄》(英:艾米莉·勃朗特)
39:《铁皮鼓》(德:君特·格拉斯)
40:《马洛伊;马洛纳之死;无名的人》(爱:贝尔 特)
41:《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汀)
42:《红字》(美:霍桑)
43:《父与子》(俄:屠格涅夫)
44:《诺斯托罗莫》(英:约瑟夫·康拉德)
45:《宠儿》(美:托妮·莫里森)
46:《美国的悲剧》(美:西奥多·德莱塞)
47:《洛丽塔》(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48:《金色笔记》(英:多丽丝·莱辛)
49:《克拉丽莎》(英:塞缪尔·理查森)
50:《红楼梦》(中:曹雪芹)
51:《审判》(奥:卡夫卡)
52:《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
53:《红色英勇勋章》(美:斯蒂芬·克莱恩)
54:《愤怒的葡萄》(美:约翰·斯坦贝克)
55:《彼得堡》(俄:安德烈·别雷)
56:《瓦解》(尼日利亚:钦努阿·阿契贝)
57:《克莱弗公主》(法:拉法耶特夫人)
58:《局外人》(法:阿尔贝·加缪)
59:《我的安东尼娅》(美:薇拉·凯瑟)
60:《制造者》(安德烈·纪德)
61:《纯真年代》(美:伊迪丝·华顿)
62:《好兵》(英:马多克斯·福特)
63:《觉醒》(美:凯特·萧邦)
64:《印度之行》(英:E.M.福斯特)
65:《赫索格》(美:索尔·贝娄)
66:《萌芽》(法:左拉)
67:《安睡吧》(美:亨利·罗斯)
68:《美国三部曲》(美:约翰·多斯·帕索斯)
69:《饥饿》(挪威:克纳特·哈姆生)
70:《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德:德布林)
71:《盐之城》(沙特:阿伯翰姆·玛尼夫)
72:《克鲁兹之死》(墨西哥:卡洛斯·富恩特斯)
73:《永别了,武器》(美:海明威)
74:《故园风雨后》(英:伊夫林·沃)
75:《巴塞特的最后纪事》(英:安东尼·特罗洛普)
76:《匹克威克外传》(英:狄更斯)
77:《鲁宾逊漂流记》(英:丹尼尔·笛福)
78:《少年维特之烦恼》(德:歌德)
79:《老实人》(法:伏尔泰)
80:《土生子》(美:理查·赖特)
81:《在火山下》(英:马尔科姆·洛瑞)
82:《奥勃洛莫夫》(俄:伊凡·冈察洛夫)
83:《凝望上帝》(美:佐拉·尼尔·赫斯顿)
84:《威弗利》(英:沃尔特·司各特)
85:《雪国》(日:川端康成)
86:《一九八四》(英:乔治·奥威尔)
87:《约婚夫妇》(意:曼佐尼)
88:《最后一个莫希干人》(美:詹姆斯·库柏)
89:《汤姆叔叔的小屋》(美:哈里特·斯托)
90:《悲惨世界》(法:雨果)
91:《在路上》(美:杰克·凯鲁亚克)
92:《弗兰肯斯坦》(英:玛丽·雪莱)
93:《豹》(意:兰佩杜萨)
94:《麦田里的守望者》(美:罗姆·塞林格)
95:《白衣女人》(英:威尔基·柯林斯)
96:《好兵帅克》(捷克:雅洛斯拉夫·哈谢克)
97:《德古拉》(爱:布兰姆·斯托克)
98:《三个火枪手》(法:大仲马)
99:《巴斯克维尔的猎犬》(英:柯南·道尔)
100:《飘》(美:玛格丽特·米切尔)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